哎,说出来都是泪。本想把这糟心事儿烂在肚子里, 但想想还是发出来给大家图一乐,顺便也给各位提个醒。

一、 始于喜悦:国补下的“真香”选择

时间回到2025年元旦,那时候各大平台的“国补”活动搞得轰轰烈烈。我看着手里战了三年的旧手机(iphone 13),心一横,趁着补贴力度大,在京东上下单了一台三星Galaxy S23 Ultra。当时觉得这简直是年度最值消费,顶级屏幕、强悍影像,用起来那叫一个爽,感觉自己未来三四年都不用换机了。

二、 噩梦开端:莫名其妙的“内伤”

好景不长。大概用了半年,就在6月份的一天,我把手机从桌子上拿出来,心里瞬间咯噔一下——屏幕右下角,莫名其妙地裂了!

我发誓,我真的没有摔它、没有压它,它就这么安静地、毫无征兆地碎了。当时的心情,只能用“懵逼”二字形容。赶紧咨询京东官方售后,得到的答复是:人为损坏,不在保修范围内,换屏费用1200+。

一千二啊!当时肉疼得厉害,想着反正只是外屏裂了,触控和显示都还正常,要不就将就着用吧?于是,我就带着这道裂痕,又用了两个多月。
2025-09-11T08:00:35.png

三、 彻底摆烂:从漏液到“群魔乱舞”

事实证明,我太天真了。裂痕就像是给了屏幕一个“死亡开关”。

大概从8月底开始,裂缝的地方开始出现一小块漏液,像一团墨迹一样慢慢扩散。紧接着,触控开始时不时失灵,最折磨人的是疯狂跳屏!有时候正在打字,它自己就在那疯狂打开App、乱点乱滑,完全不受控制。它仿佛有了自己的思想,但我一点也不想拥有一个如此叛逆的“伙伴”。

我再次看了看换屏的价格,算了算,加上人工费,这维修成本都快能买一台不错的国产新旗舰了。给这台“重伤员”花这么多钱续命?对不起,三星,我不伺候了。

四、 果断换车:Redmi K80 + 小米平板7,快乐它又回来了!

心灰意冷之后,反而豁然开朗。修不如换!我直接把目光投向了以性价比著称的Redmi。

看了看刚刚发布不久的Redmi K80,骁龙8 Gen3的旗舰芯,性能足够强悍,折后才1889元!(为什么不用国补?因为抢不到)这价格还要啥自行车?二话不说,直接下单安排!

同时,一个念头冒出来:既然手机便宜了这么多,不如把省下的预算提升一下娱乐体验?于是顺手又下单一台小米平板7。

2025-09-11T08:01:44.png

五、 现状:真·双持党的快乐

现在用Redmi K80 + 小米平板7也有一段时间了,只能说:真香!

K80性能完全不拖后腿,日常使用流畅,续航也给力,彻底治好了我的“电量焦虑症”。而小米平板7则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大屏幕看视频、刷资讯、偶尔处理一下文档,那种开阔和沉浸感,是手机完全给不了的。 这才叫享受嘛!

总结一下:

手机屏幕裂了,哪怕还能用,也最好及时处理,因为它内部的损伤可能会持续恶化,后期维修成本更高。

维修前先掂量一下残值,如果维修价格超过新机价格的1/3甚至一半,真的不如直接换新。

现在的国产手机真的挺强的,性价比极高,换机成本低,体验却不打折。

虽然当了回三星的“大冤种”,但阴差阳错地组成了小米的性价比生态,用更少的钱获得了更广泛的乐趣,想想也不算太亏。附上一张米家的设备(陆续增加中)
2025-09-11T08:03:15.png

最后,致敬我那台不幸“英年早逝”的三星S23U。再见,再也不见。

最后修改:2025 年 09 月 11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